科研成果

成果概述:
       实验室立足“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领域,坚持基础探索和工程技术相辅相成、光子学与光通信“驱”“牵”互动、光通信与光信息处理交叉融合的发展模式,五年来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了国家和相关部门的科技奖励。
       承担了“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级科研项目共160余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400多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3篇、影响因子大于3的论文240篇,出版专著共7部。获得发明专利190多项。在成果方面,以第一完成人和第一完成单位取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另外,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参与获得的各类科技成果奖励6项。

代表成果:

代表性成果(1)
低维结构光子学及电子态系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弥聚子论

     该成果属于第2个研究方向“新型光子学材料与器件”,并与第1个研究方向“信息光子学相关基础研究”贯通。该成果依托牵头承担的国家973 计划和重大国际合作等项目,面向国家在通信、信息与能源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对低维结构光子学及电子态系理论与弥聚子论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在新型半导体低维结构、新型低维结构光子学器件、基于腔点结构的量子调控新机制、晶体电子态系新理论和变革现行物理学的尝试方面取得若干突破,并提出了涉及学科基础变革的原创性理论。

 
代表性成果(2)
基于光纤非线性的新型超短脉冲光源及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该成果属于第2个研究方向“新型光子学材料与器件”,并与第1个研究方向“信息光子学相关基础研究”相结合。该成果对基于光纤非线性的新型超短脉冲光源及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涉及基于光子晶体光纤(PCF)、基于拉锥光纤与二维材料复合结构的超短脉冲激光器研制、光纤激光器中高阶非线性理论模型与求解以及相关非线性基础理论研究。发表多篇ESI高被引论文,成果完成人入选2014年汤森路透发布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科研人员”和世界著名出版集团Elsevier2016年发布的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代表性成果(3)
高性能裸眼三维光显示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该成果属于第2个研究方向“新型光子学材料与器件”,并与第3个研究方向“先进光通信系统与光子网络”贯通。该成果是在显示全息长期研究基础上获得的,针对现有3D显示方法存在的问题,发展了本实验室提出的、具有原创性的全息功能屏的屏面结构,在高性能裸眼三维光显示理论、实现方法、结构设计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研制了系列3D光显示装置,实现了相关技术的突破,在多项技术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代表性成果(4)
高度线性、精细灵活的智能光载无线系统与应用

    该成果属于第3个研究方向“先进光通信系统与光子网络”。该成果依托牵头承担的国家973 计划项目,重点针对智能光载无线系统面临的线性传输机理、精细调控方法以及灵活协同机制的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开展了深入研究,在微波光传输机理、处理方法与原型系统方面取得创新成果,构建了可实现大范围宽带无线接入、信息感知、航天测控、导航定位信号的汇聚与控制等功能的智能光载无线网络,成果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验证和技术应用。相关成果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代表性成果(5)
高弹性、高精细、高谱效的灵活带宽光网络技术创新

    该成果属于第3个研究方向“先进光通信系统与光子网络”。该成果依托牵头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国家宽带网重点专项研究项目,瞄准新型光网络的制约性瓶颈问题,通过“灵活栅格统一调控提升全光组网弹性、时域频域光电联动提升动态传送智能和信号处理精准算法提升远距传输谱效”等创新方法,在攻克灵活宽带光网络中“变带宽细粒度传送”核心难题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发表ESI高被引论文,通过校企合作完成的成果得到广泛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有力推动了光网络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