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术研究工作在 ACP2012 国际会议上受到关注
下一届 ACP 国际会议将由我校承办
 
2012 11 7 10 日,第八届亚洲光纤通信与光电国际会议及博览会( ACP2012 )在广州召开。 ACP 国际会议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最受关注的光通信学术会议,与美国光通信大会( OFC )、欧洲光通信大会( ECOC )一同被看作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三大光通信与光电子国际学术会议。本次 ACP 会议在广州举办,共吸引了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 500 多位专家和学者参会(包括 200 余位海外人士)。
我校副校长、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主任、 ACP2012 技术程序委员会共主席任晓敏教授,实验室副主任徐坤教授,光研院副院长张杰教授,以及张晓光教授、张民教授、黄善国副教授、席丽霞副教授等师生共 20 余人参会。
会议期间,实验室师生同来自国内外的与会专家就光通信与光电子领域的相关学术课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深入研讨。本次会议共发表了来自实验室的 27 篇论文,反映了实验室取得的最新成果。其中,有 3 篇是作为 Post-Deadline Paper 发表的,受到了与会学者的关注。
上述 3 Post-Deadline Paper 分别来自实验室任晓敏教授组、俞重远教授组和张杰教授组。任晓敏教授在研究半导体纳异质结构(或称“低维异质结构”)的过程中,针对现有电子体系维度理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能级弥散的概念和模型,进而给出了异质晶体结构中电子体系维度转换的定量判据(临界线度),将电子体系的维度理论从整数维领域拓展到分数维领域,探索了发展异维结构的可能性和意义;俞重远教授组提出将圆屋顶型减反射层与等离子体反射器结合的光耦合结构,该结构可降低光电探测器短波长区菲涅尔反射率并在长波长区激发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实现宽谱的量子效率增强,其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时,可实现超薄( ~100nm )有源层,较高短路电流( ~21.9016mA/cm2 )电池结构;张杰教授组研究了支持灵活带宽应用的光层软件定义组网控制与管理技术,提出了相关协议和算法,搭建了大规模弹性光网络仿真实验环境,通过联合调度灵活栅格的带宽资源与数据中心的应用资源,验证了面向数据中心互联的端到端跨层恢复功能。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能够在 OFC ECOC ACP 等学术会议上不断受到关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成效。
作为 ACP2012 指导委员会委员,任晓敏教授出席了大会指导委员会会议。根据去年指导委员会的决议, 2013 年该会议将由我校承办。在指导委员会会议上,徐坤教授介绍了我校承办 ACP2013 会议的筹备情况,得到了各位委员的好评。
11 9 的大会晚宴上,举行了 ACP 会议承办的交接仪式,浙江大学何赛灵教授和我校任晓敏教授分别代表本届和下届承办单位作了发言。任晓敏教授在发言中首先祝贺 ACP2012 取得成功,对本届会议承办单位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并热情邀请各位与会者参加来年在北京举办的 ACP2013 会议。随后播放了实验室精心制作的 ACP2013 欢迎视频短片。该片真挚热情、庄重大气,既彰显了首都北京深厚浓郁的学术文化底蕴和与时俱进的开放发展气息,又体现了北京邮电大学师生的热情好客与勤勉敬业,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的强烈共鸣,使晚宴气氛达到了高潮。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期待着明年在北京相聚!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