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剑教授团队

 

D:\实验室分项\年报\2018 年报\个人照片\老师\2伍剑老师.png伍剑

 

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物理电子学博士(1999年)。曾获北京市“科技新星”、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资助。2011年“面向突发业务的新型超高速光子交换模式的基础理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2012年“单信道超高速光传输及信号处理技术与理论”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所领导建立的面向突发业务的光分组交换试验网络平台是此领域世界上5个著名的网络平台之一;与日本KDDI合作建立的全光分组交换网络/GMPLS网络试验平台,则是国际上第一个业务驱动的多层多域透明光网络试验平台,为国际领先水平;作为中方负责人参与欧盟项目ePhoton-one的研究工作(光通信领域国内研究机构首次参与的欧盟高水平研究计划);同时应邀在本领域顶尖国际会议(OFCECOCONDMOECCLEOS等)上做特邀报告15次。在国内外会议及期刊上发表论文280余篇(SCI论文>15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2本:《面向未来的光交换网络及其器件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Enabling Optical Internet with Advanced Network Technologies》,Springer London Press。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国际专利1项,与英国合作伙伴提交一项OGFOpen Grid Forum)标准草案OGF-128“Grid Optical Burst Switched Networks”。

 

研究方向:光网络及光子网格、大容量光交换技术及光子路由器、光时分复用技术及超高速光传输系统、微纳光子器件及信息处理技术等。

办公地点:科研楼345           

E-mail jianwu@bupt.edu.cn

 

 

D:\实验室分项\年报\2018 年报\个人照片\老师\1林金桐老师.jpg林金桐

 

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光电子博士,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荣誉科学博士,IEE Fellow,中国通信学会常委理事,北京通信信息协会理事长。自1978年从事光通信科研工作以来,已发表论文300多篇。留英八年(1985-1993)期间,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之一,参加了光纤激光器/放大器的开拓发明研究,这项工作被公认为“通信技术的一场革命”,并荣获英国电气工程师协会最佳论文奖。他的两篇论文《光纤激光器的偏振效应》和《光纤激光器偏振效应:现象、理论和应用》多年来一直被科学家们作为参考文献而引用。自1990年以来,他在OFCECOCSPIEOECCAPOC等重要国际会议上,先后十五次作大会特邀报告,并担任过OECCAPCCICTICCTITCChinaComAPMP等大型国际会议主席和程序委员会主席。

 

办公地点:科研楼345   

 

 

https://ipoc.bupt.edu.cn/__local/D/9E/43/FDF87EA23BD55ED756E865D6C74_A2B2574F_8C61.jpg?e=.jpg李蔚

 

教授,硕士生导师1987年获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工学硕士。

多次承担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信息产业部项目,以及省部级产学研项目和横向合作项目,并多次获奖。1997-2000年在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留学,其间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在国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

 

主要从事高速光纤通信技术、空间光通信技术、宽带接入技术、光纤和网络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办公地点:科研楼345   

E-mailw_li@bupt.edu.cn

 

 

 

D:\tem\广州.jpg洪小斌

 

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6月于北京邮电大学博士毕业,先后在朗讯、烽火等公司工作,2004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博士后, 20071月进入北京邮电大学工作。

承担和参与了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研究方向包括分布式光纤传感和无线通信。在光纤传感方向,指导的学生近4年在JLT OEApplied Physics ExpressOFS等高水平杂志和会议论文发表20余篇,受邀在2018年光纤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会作特邀报告;在无线通信方向,主要研究无线自组网和室内覆盖技术,建立了北邮-唯得无线传感技术联合实验室,任实验室负责人,提出了解决第四代和第五代移动通信室内覆盖难题的新方法。

 

研究方向:分布式光纤传感和无线通信等。

办公地点:科研楼345   

E-Mail xbhong@bupt.edu.cn



郭宏翔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工学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日本KDDI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回国进入北京邮电大学工作。

主要从事光交换、光互联网络、网络智能化、光计算、量子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横向以及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小尺度空间内光互联复杂网络理论和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云服务数据中心的OpenScale全光交换网络、国家863项目业务驱动的自组织OBS/GMPLS网络、国际合作项目多层多粒度全光网络的SDN控制、企业横向项目基于SDNIP+Optical网络控制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次,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1次。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合作出版中英文专著各1部,在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5次,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10项,IETF标准1项。

目前担任日本电子情报通信(IEICE)学会北京支部代表。担任过OECCICOCNiPOP等国际学术会议分会主席或TPC成员、以及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Journal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Optics ExpressIEEE AccessIEICE Transactions等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智能网络、先进计算等

办公地点:科研楼345  

Email: hxguo@bupt.edu.cn

 

 

D:\实验室分项\年报\2018 年报\个人照片\老师\7美国签证照片-李岩-2018.JPG李岩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博士,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后。

主要从事高速光传输和器件、空间光通信和光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承担和参与了86397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近五年作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OSAIEEESPIE所属杂志发表SCI检索论文80余篇,发表顶级国际会议OFC/ECOC论文数十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数十项,获2012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研究方向:高速光传输、相干光通信及空间光通信等

办公地点:科研楼345         

Email: liyan1980@bupt.edu.cn

 

 

D:\实验室分项\年报\2018 年报\个人照片\老师\6 左勇.jpg左勇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本科和硕士,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博士。

主要从事无线光通信、激光雷达和光干涉成像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和企业项目,包括:863课题集成化100kHz窄线宽激光光源“PIC的实验系统、业务应用与评测技术区域无线光通信系统及组网技术研究“160Gb/s单波道高速光传输关键技术与实验系统业务驱动的自组织OBS/GMPLS网络NSFC项目移动场景下的无线光通信无线传输理论与系统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稀疏信息实时获取光纤通信网络新型慢光缓存器的机理、器件及应用研究等。

在国内外会议及期刊上发表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研究方向:无线光通信、激光雷达及光干涉成像等。

办公地点:科研楼345               

Email: yong_zuo@bupt.edu.cn

 

 

D:\实验室分项\年报\2018 年报\个人照片\老师\8 邱吉芳.JPG邱吉芳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本科和博士,加拿大McGill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博士后。

主要从事微纳光子器件及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承担了和参与了863973、自然科学基金(NSFC)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NSFC面上项目“基于功能导向智能设计的多功能硅基集成器件研究”、NSFC重点项目“集成光子器件逆向设计算法及其应用基础研究”、NSFC重点项目“多波长锁模激光器集成芯片的研究”等。2013年因其在光信号处理方面的优异成绩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4完成人)。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身份发表包括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Opt. LettersOpt. ExpressSCI大类二区期刊在内的SCI/EI论文35/24篇,其中单篇最高被引频次37次;受邀在国内外会议上做邀请报告5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内发明专利5项、美国专利1项。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微纳光子学、高速光子ADC等。

办公地点:科研楼345                

Email: jifangqiu@bupt.edu.cn